今天的行情,上张图吧,黑线是大家都关注的创业板指数,上涨1.52%,蓝线是创业板平均涨跌幅,下跌4%。
再给另一个数据,今天跌幅大于3%的股票2122只,意思是你今天亏损超过3%的概率超过50%。
不要嫌弃我再次拿出这张图,这张图我从2020年8月初就开始反复使用了。在“经济向好+货币向紧”的组合下,分化是常态,交错了朋友,完全两个世界。
上一次这样分化是2017年,同样是“经济向好+货币收紧”的组合,2017年下半年市场充斥的是漂亮50的声音。
回过头去看,如果不是2018年一系列的事件发生,漂亮50走向泡沫化可能当时就发生了。被一系列事件打断后,现在漂亮50已经重新走向了泡沫化,并且是彻底的泡沫化。
走向成熟,如我以前多次强调的,普涨的行情本来就不该存在。因为无论经济好坏,具体到微观个体上,有人运气好,有人运气背,有人格局大,有人格局小,总有公司会沦为失败者,甚至有行业沦为一波周期里的失败者。
并且,随着国内经济步入存量主导,存量竞争下,只会有更多的企业赚不到成长的钱。过去国内经济轰隆隆的高速增长,百废待兴,小公司逆袭,个人逆袭的故事可以很多,但未来只会越来越少。
走向成熟的不成熟极端,就是当下的泡沫化了。当市场越来越拥抱这一趋势时,对这一趋势的热捧,最终催生出一个大泡沫。
但这个泡沫有个很麻烦的地方,相比于2015年的创业板大泡沫,它要来的隐藏得多。2015年的创业板大泡沫,满手都是垃圾在天上飞,稍微有点常识的都知道,这艘船是一定要沉的。
当前的估值确实很高,但这些估值可以在时间中得以消化。它们不会像2015年的公司那样,跌成渣渣,并且基本可以肯定,它们中的多数公司,无论经历怎么样的曲折,最终还是会新高的。
比如麦当劳,1973年美股中的漂亮50代表,尽管1974年崩了,但崩完之后,它重新走在了不断新高的路上。
你不参与,它可能一直在新高,并且在时间的修复中,未来可能不贵了。你只能流下没有格局的泪水,成为了时间的炮友。
终结1973年美股漂亮50的,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它让原本在高位的通胀进一步失控。
当前的A股漂亮50泡沫,其它行业我不懂,食品饮料里,比如白酒的估值,我觉得还可以接受。
关于央行去年一年的政策变化趋势,我此前已经梳理过许多遍,这里不做重复。只把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货币政策的内容拎出来。
利空方面,一是货币政策的定调变成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对比730政治局会议是“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明显又是一个继续偏紧的描述。
二是货币与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基本匹配,预计明年实际GDP可能是7-8,加通胀,货币增速可能是9-10,这相比目前的速度,是继续向下的趋势。
这两点是预期之内,是自7月以来就开始的趋势,也引发了股市此起彼伏的崩盘。
利好方面,一是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不像2017年底的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今年我们的宏观杠杆率上得非常快,但政府目前并没有要去杠杆的意思,这是好的。
二是宏观政策保持持续性,稳定性,不急转弯。这里,基本可以肯定会转弯,这也是我们上面提到的两点已经打入价格的利空,但不会急。
我之前也提到过11月30日的异常MLF,我认为这是不急转弯的一个体现。11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上行,快速突破了3.3%,然后在央行干预下,现在已经降到了3.2%。
未来的时间观察窗口,一是各月的货币数据,二是政府重要金融官员的态度,这个我会选择4月的政治局会议做一个观察窗口。
2018年如果没有中美一系列事件,会不会崩盘?我认为还是会,2018年的市场关键点是流动性危机,中美事件放大了这一危机。强如白酒,是2018年6月份之后开始崩的。为什么?
因为6月开始暴力去P2P,由此触发了一系列去杠杆危机,再在中美一系列事件恐吓下,市场有如惊弓之鸟。
2018年的去杠杆并非没有先兆,2017年12月的政治局会议内容有这一表述。
经过2020年一年积累,我国的宏观杠杆率已经超过2017年了,政府对这个态度,目前是保持稳定,还不想压,未来的态度变化需要关注。
在此之前,除非估值真是涨到瞠目结舌,否则,我已经在泡沫里了,目前不打算出来。对于此前不在泡沫里的,不建议上车了。在漂亮50与要命3500的组合下,对选股要求是极高的,搞点沪深300指数的ETF,会是更好的选择。
-
股市券商股临近午盘异动拉升机构称再度布局板块时间窗口正在临近
1月19日,临近午间收盘,券商股异动拉升,截至发稿,国联证券涨逾7%,中原证券、中金公司涨逾4%,广发证券、红塔证券、中信证券等多股均不同程度上涨。 截至1月18日晚间,公布2... -
股市大财配资股票配资平台排行:怎么用MACD指标去找短线牛股
第三步,打开自选股,点工具,点指标排序,点开趋向指标,点MACD,因为MACD比较大众化,请把指标线设为MACD,这时分析周期显示是日线,点确定。 深圳大财行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旗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