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意外发现已故作家叶永烈先生在2008年6月写的一篇文章中,全文引用了笔者在2000年高考结束后,发表于《新民晚报》教育版面“桃李芬芳”上的一篇小文,这也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叶永烈先生是著名作家,我是中学语文教师,本无工作上的往来和交集。二十年前,因为高考作文,我和叶先生在新民晚报上“相识”了。
叶永烈先生文中谈到:2000年7月7日是高考的第一天,应上海《青年报》的约请,在高考语文结束后,去编辑部写了当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
世界博览会的历史源远流长,埃菲尔铁塔就是1889年世博会的主题塔,它至今仍是法国巴黎的象征。1970年在日本大阪举行世博会主题是“人类的进步与和谐”;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的主题是“新的起飞之路”;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博会的主题是“海洋:未来的财富”;新千年第一届世博会今年在德国汉诺威举行,主题是“人类·自然·技术”,我国也将参加。
最近,我国政府宣布支持上海市申办2010年世博会,请你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并说说你的设想,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第二天,《青年报》全文刊发了叶永烈的“高考作文”。《新民晚报》也约请叶永烈写了参加高考作文的体会,并同时发表了他的“高考作文”《东方巨龙的腾飞》。
当时高考刚结束,高考作文是社会的热门话题,叶永烈先生的“高考作文”和体会文章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人说叶永烈很勇敢,没有担心写不好而丢了著名作家的“面子”。
七月二十二日,《新民晚报》又发表了王纪铨的《明年高考,语文老师“酷”一回——读叶永烈先生“高考作文”有感》一文,把这一新闻话题又扩展下去。
闻知叶永烈先生参加“高考作文”,感觉正如叶先生自己所说的,很酷。同时也有些许遗憾,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也能像叶先生一样,去当回“考生”,去尝尝写作文,特别是写高考作文的甘苦,那该多好!
数学教师上课之前自己先要做题目,理化教师实验演示时离不开动手操作,体育教师更是要身体力行示范在先,可是我们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却很少自己动手写一下,是很奇怪的一件事。现实中,这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语文教师经常写些“下水文”,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以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关系是很密切的。笔者当语文教师已二三十年,发现能写、勤写的语文教师的班级中,往往也会有一群“小秀才”。其实,我们不少语文教师,在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是写文章的“高手”,只是当了教师后,由于种种原因,反而不大动手写文章了。由于长期在“岸上”教作文,久而久之,原有的“泳技”也慢慢退化了,自身“昏昏”,也就很难使人“昭昭”了。记得国外学者有“木桶理论”一说,即一个木桶的容量不是由其最高的一块板,而是由其最低的一块板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教学不下水,是否已经成了影响当前语文教学质量的“最低的一块板”呢?
作家叶永烈先生已经走到我们语文教师前面去了,这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件令人惭愧的事。这倒也使不少语文教师感到下水教作文,是十分有必要的。现在市面上名目繁多的学生“作文选”很多,不知能否出一本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选”;现在对语文教师的规定很多,不知能否做做加减法,减去一些形式主义的,加上一些实实在在的?
明年中考、高考时,希望语文教师也能像叶永烈先生一样,勇敢地走进考场,写写考场作文,也让自己“酷”一回。
自己的旧文重读,往事记忆犹新。记得当时在《新民晚报》教育专版“桃李芬芳”上读了叶永烈先生的“高考作文”和体会文章后,很有感慨,于是有感而发,写了上面这篇小文发给了“桃李芬芳”。没想到很快就接到了“桃李芬芳”主编马息壤老师的电话,告知拟刊发。文章刊发后,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而且,作为“当事人”的叶永烈先生也关注到了,说笔者的小文“把这一新闻话题又扩展下去了”,并在多年后的文章中又全文引用了笔者的小文。这些,倒是我先前未曾想到的。如今叶永烈先生已经作古,然而可以告慰叶先生的是,他当年“跨界”写“高考作文”的“吃螃蟹”之举,确实一定程度上触动了语文教育界,触动了语文教师长期以来“站在岸上教作文——作文教学不下水”的状况。
二十年过去了,由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倡导的“语文教师下水作文”,已成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的共识和行动。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和新民晚报曾联合主办“尚德杯上海市语文教师作文比赛”,我还在这一语文教师“下水作文”的赛事中获得了二等奖。
我工作的学校近年来也一直倡导语文教师写“下水作文”,《文汇报》和《新读写》曾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并刊登了我校语文教师写的高考作文。我校招聘语文教师,除了要经过面试、试教外,还要在规定时间内当场完成千字文一篇。我本人在负责学校教学处工作和主持学校“名师工作室”期间,也曾经组织学校语文教师写高考作文,并要求所带教的青年教师定期写“下水作文”。还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的学生文学社刊物,还开设了专门刊登教师作文的“园丁自留地”栏目,既鼓励教师勇于“下水”,又欢迎学生评头论足。此栏目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欢,也激起学生中一些“写作高手”想和老师“扳扳手腕”的兴趣和勇气,这正是我们教师所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我想,当年勇敢地写“高考作文”的叶永烈先生,如果在另一世界知道了这些,也会感到欣慰的吧。
- 上一篇:日均流水200万!合肥警方捣毁这个“水房”窝点
- 下一篇:叶永烈谈枕边书
-
新闻驻法兰克福总领事李海雁出席汉莎航空公司无偿承运黑森州捐赠赈灾物资启运仪式(组图)
驻法兰克福总领事李海雁出席汉莎航空公司无偿承运黑森州捐赠赈灾物资启运仪式(组图) 2008年5月27日下午,李海雁总领事应德国汉莎航空集团董事Lauer邀请,出席该集团货运 灾区物资启... -
新闻刘晓庆大胆吃“犀牛肉”?脖子上玉葫芦拳头大一个手镯价格过亿
1月16日,刘晓庆在社交平台中晒出了自己跟著名化妆师毛戈平聚餐的画面,两人相识多年,生活中也成为了交情很好的朋友,当天两人衣着都非常低调。 但是餐桌上的东西还是吸引了不... -
新闻「重返天空」汉莎航空恢复上海-法兰克福直飞航班
今日,作为首批获准复航上海的外国航空公司,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宣布恢复往返中国大陆与德国之间的定期航班。自6月24日起,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将使用A340-300客机恢复法兰克福-上海定... -
新闻刘晓庆:你只知道我很有钱却不知道我很仗义
刘晓庆拍摄《火烧圆明园》时,当时条件比较刻苦,李翰祥又比较苛刻,经常一个镜头反复拍摄,直到满意为止。 刘晓庆每天顶着厚重的旗头,最后头发一缕缕往下掉,头皮疼到难以忍... -
新闻刘晓庆现身毛戈平家宴打扮精致站C位好年轻毛戈平夫妻像姐弟
1月16日,刘晓庆晒出一组现身毛戈平家宴聚会的照片,她一人独居C位,被毛戈平两夫妻簇拥,格外有派头。虽然穿着休闲,不过妆容精致,小V脸十分洋气上镜,看不出已经65岁了。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