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酒店宴会厅,七八十名参加研讨会的律师边吃午餐边高声交谈,只有两位律师站着,其中一位解开衬衫,从腰腹处往两边扒开,露出中年发福的身体,向另一位展示长在肚皮上的几颗良性脂肪瘤,仿佛身处自家厅堂。他就是常常在言语和行动上出人意表的“律坛怪侠”杨金柱。
在这次被认为是死磕派律师大聚会的研讨会上,杨金柱剖析了自己走上“死磕”道路的心路历程,“我觉得原来我们好多律师都是骗子,包括我自己。”听众中先是传来几声干笑,然后是响亮的掌声。
“这不要鼓掌了,我感到很惭愧。”他接着抛出更为刺激的话,“我认为,不死磕的刑辩律师,在现在的司法状况下,基本上是骗子。搞个辩护词,到法庭上讲几句,有什么用?很轻松完成任务,哪怕你一个案子收几万、几十万、上百万—我知道北京几个大律师一开口就是收费500万、1000万。但是,不死磕对不起这些钱啊,各位!”
坐在台下的迟夙生律师正微博“直播”研讨会的内容。从2011年开始上微博的她,现在已经发表和转发了4万多条微博,发微博的速度惊人,杨金柱还没有讲完,她已经发出了一条微博:“律坛怪侠杨金柱今天的观点是—不死磕的律师是骗子。”
这句在传播过程中被简化,因而丧失了语境的话,迅速引起了争议,一向对杨金柱颇有微词的何辉新律师认为他说出这种“贬损同行,自我表扬,疯狂炒作”的话一点也不意外。
另一位本想着“他们做他们的死磕派,我做我的普通律师,相安无事”的律师也被这句话激怒了,写了一篇长文怒斥死磕派,并为自己被无辜打为“骗子”正名。他在文中质问:“难道就因为没有像你们一样去死磕,没有像你们一样去大讲特讲刑讯逼供,没有像你们一样边开庭边发微博,然后就成骗子了吗?”
杨金柱看到自己的话在微博上被简化了,招致异议,在会场上站起来,希望大家赶紧上微博帮他“解释一下”。因为微博而聚在一起并壮大声势的死磕派律师,这次却被微博磕了一下。
死磕派律师的涌现,在律师江湖中掀起了不小波澜,也在更大的话题域中产生死磕派律师“到底是磕出法治中国,还是磕坏中国法治”的争论。
直到最近大家才搞清楚死磕派律师这个说法的渊源。一直被认为是首创者的杨学林律师回忆说,他最初是听迟夙生律师说过这个词。2011年6月发生了“北海案”,4名刑辩律师以刑辩界臭名昭著的伪证罪被刑拘。当时恰逢“李庄案”第二季以检方撤诉告终不久,刑辩律师们还未从胜利的喜悦中回过神来,又被现实狠狠打击了一下。
激愤的律师从全国各地前往北海为被刑拘律师辩护或是声援。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执业的齐齐哈尔律师迟夙生是律师界少有的全国人大代表,但她一直偏安于东北一隅。“北海案”发生之初,前往声援的律师在当地遭遇了诸多困难和压制,迟夙生坐不住了,从东北飞往广西。她看到有律师受到不明身份的人员围攻和打伤,忧虑重重,说了一句“得死磕”。杨学林从那时开始对“死磕”这个东北方言留下了印象。
2012年初,贵阳发生“黎庆洪打黑案”,总共有50多名被告,涉及27个罪名。最终有本地和外来律师共88人出庭辩护,庭审前后持续了40多天,堪称共和国第一大规模刑事庭审。
“黎庆洪案”在贵阳第一次开庭时,天气异常寒冷,但庭审过程更为僵硬。甫一开庭,辩护律师便直指上级指派的公诉人身份不合法,要求回避。杨学林还清楚记得那一次交锋,“不让他们宣读起诉书,他们一开口,就有律师反对。”僵持之下,一个上午过去了,公诉人连起诉书也没有念成。中午吃饭时,迟夙生忧心忡忡地对杨学林说,“这个事情我看得坚决死磕。”
一语成谶。当天下午继续开庭时,律师继续申请公诉人回避,一直僵持到当天庭审结束。第二天,审判长一开始就宣布驳回前一天的回避申请,律师们立即提出抗议,要求复议,但是审判长不予理会,径直让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一些律师按捺不住,纷纷站起来抗议,最终审判长命令法警将伍雷、刘志强和杨名跨3位律师驱逐出法庭,并训诫了多名律师。
“黎庆洪案”后,死磕这个词就不断出现在杨学林的微博和博客上。2013年2月,杨金柱、陈光武、杨学林、刘志强等在“黎庆洪案”中死磕过的律师在江西办理“桂松案”时,斯伟江发了一条微博,戏称:“你们死磕这班人又去搞新案子啦,不如任命你们为死磕派。”
不久,杨学林发了一条微博,根据辩护风格,将中国刑辩律师分成三种:死磕辩护派、形式辩护派和勾兑辩护派。后两者分别指走过场、做足样子的辩护律师和通过幕后勾兑解决问题的律师。
当浮层化现象严重时,我们遇到的挑战是,出的主意没有太大实操价值,从事实际操作的人…
恒大与拜仁这场比赛太有价值,展现了自己,也终于真刀真枪下看清了自己,更成为一把标尺…
人的生命本无意义,是学习和实践赋予了它意义。应该把学习作为人生的习惯和信仰。
幸福是什么?当你功成名就时,发现成功不会让你幸福,和人分享才会。当你赚到很多钱时…
- 上一篇:【达人秀】阿min7中6老大不如懂我海风命中单固
- 下一篇:闾丘露薇_新浪博客
-
新闻康佳新生代历练计划北京站背包客小鹏用理想鼓舞在场学子
11月19日,康佳发起的 走,一起践世界新生代历练计划公益活动走进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首都学子一起共话旅行、历练、理想等话题。活动还邀请了中国职业旅行第一人背包客小... -
新闻旅日作家毛丹青:希望我的学生中能走出传播中国文学的汉学家
毛丹青在日本工作、生活已有近30年之久,在神户外国语大学除了教授《日本社会文化论》这门专业课之外,还有一门汉语课,内容上多与文学和艺术有关。然而近些年,毛丹青明显感... -
新闻毛丹青:故乡是文学的起跑线
谈话地点是莫言的老家山东省高密平安村,大江健三郎说:我比莫言大20岁,日本的农村与中国的农村虽然不一样,但我们确实有共同的地方。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我的母亲和祖母也给... -
新闻背包客小鹏:用旅行赚钱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08日 14:01进入复兴论坛来源: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刘水 北京报道)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了朝九晚五的都市生活,将梦想装在背包里,走遍世界各地。他们... -
新闻旅行|背包客小鹏推荐的5家青旅
今天的这篇攻略来自于我们的特约撰稿人---旅行作家,小鹏。 他是新媒体时代的旅行作家,中国第一位职业旅行者,中国职业旅行第一人,用坚持实践梦想。背包十年,游历五洲体验别...